2009年2月6日 星期五

有錢也買不到核心科技

台灣資訊科學的宗師 - 李家同教授,

就台灣DRAM產業目前的窘境發表他的見解,

在台灣的產業界裡都充斥這種觀念,有錢就可以買到技術,

尤其本人在下的老闆們,大多數都是這種觀念,

在這個講求獲利、資金與策略聯盟的商業競爭(或投機)氛圍裡,

研究的投入與決心,已日漸式微了。

李大師的教誨猶如一座警鐘,只是多少人聽得到這鐘聲呢?

================================================

原文出處:天下雜誌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36687

DRAM紓困爭議,李家同:有錢也買不到核心科技
繼德國DRAM大廠奇夢達破產,全球DRAM產業一再掀起風暴,寒冬下的台灣DRAM產業政府該不該救?為什麼DRAM產業對台灣十分重要?它在台灣科技 產業佔有什麼樣的角色?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撰文,分析技術和產業競爭力之間的關係,更直言核心技術不是用錢就能買到,提供DRAM產業合併時的另一種 思考角度。

我一再地強調核心技術的重要性,有好幾位朋友說我們如果沒有核心科技,也沒有什麼關係,了不起我們就去買這種技術。可是,我們必須知道,技術移轉並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對某種技術不太瞭解,即使對方願意傾囊相授,我們也不可能接受的。 比方說,有一位老師要教我們微積分,但是我們連代數都弄不清楚,試問那位老師如何能教我們?
以半導體技術而言,如果某家公司擁有某種半導體產品的核心技術,他們一定有很多工程師,對半導體的物理和化學性質非常瞭解,很多工程師更是對製造半導體的工程技術瞭如指掌。
研究不夠 經驗也不夠
也許有人要問,這種知識是如何得到的?部分也許是來自書本,絕大部分其實是來自工程師的研究。世界上的大學半導體教育大致相同,某家公司對某種半導 體產品 知識特別豐富,當然是因為這家公司投下了大量的人力、經費和時間做研究的結果,這種知識乃是經驗的累積,如果我們做的研究不夠,也就經驗不夠,是不可能全 盤接受那家公司的技術的。
有時,我們好像接受了某種技術,但是在一知半解的狀況下接受的,因此我們頂多知道了如何使用這種技術,很難改良這種技術,有朝一日,我們會發現那家技轉給我們的公司忽然又推出一種更先進的技術,我們又要向他們買了。
再舉一個例子,假設我們要發展一種字串比對的軟體,大家不要以為這很簡單,很多人會寫字串比對的程式,但是大家可能忽略了字串比對牽涉到好多演算法上的高深學問,沒有這種學問的人是很難寫出好的字串比對的軟體的。
如果要發展好的引擎,事情就更複雜了,單單引擎所用的材料就非三言兩語所能講清楚,製造引擎更是牽涉到無數機械上的工程技術問題,這些工程技術,必須靠長期研究才能得到的。
一個學生要想從一個好老師那裡學到學問,必須先要有一定的程度,程度太差的學生是不可能從老師那裡學到學問的。一個公司要想從別的公司得到技術,也必須自己先做研究,研究做得不夠的公司是很難獲得真正技轉的。


擁核心技術 擁有知識
我們應該將技術看成知識,擁有某種核心技術,乃是擁有某種知識。知識是無法購買的,個人要有知識,必須下苦功,十年寒窗才可能有學問。公司要有核心技術,也必須在研發上大量投資。惟有研發做得多的公司,才能引進別人的技術。
如果一個國家不在研究發展上下苦功,這個國家將永遠技不如人。

沒有留言:

##EasyRead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