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愛飛行 --- 一個人類很原始的夢想,
國中愛上TOP GUN,幻想所有空戰、飛行的畫面,
於是乎家中多出了F-4、F-15及Mig-21等模型出來。
服役期間雖然也接了無數次的C-130、737,還有幾次的空軍一號,
看著身著飛行裝的飛行員,也幻想著哪天自己也能上天空決定自己的航向,
但是對於飛行這件事,始終還只是停留在旁觀者的角色,
而我能夠飛嗎?
礙於台灣對於飛行這檔事的種種限制與條件上的不足,
似乎只有飛行傘和滑翔翼在實務上是比較可行的。
(駕駛飛機 --- 台灣好像沒有飛行學校可以學;
跳傘 --- 在台灣,大概除了空特、傘兵有機會跳之外,其餘似乎全都是禁止的。)
看了米藍達「想飛的夢想」系列的介紹,似乎頗有趣的。
2009年2月28日 星期六
Sports - Paragliding
標籤: 飛行傘, 運動, paragliding
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
新玩具 - Notepad++
常常寫 code的人,大概沒有沒聽過 Ultraedit的,
這個相對於 .net studio, eclipse這些功能強大的大型IDE而言,顯得瘦小很多,
畢竟對很多人而言,寫的往往只是一些單純的且檔案不多的 program,
用那些大傢伙還真的顯得殺雞焉牛刀,
因此 Ultraedit, Ultrastudio就自然的出現在我的開發工具之列。
只是這二者雖然佔據我的硬碟空間很久,
也誕生了數以千百計的徒子徒孫,
但是它卻始終沒有正式的名份,
隨著版權要求的執行日趨嚴格,哪天硬要我給個名份還真的蠻麻煩,
今天不小心發現一個新玩具,功能、屬性及定性幾乎跟 Ultra*家族完全重曡,
而且重點是它是 freeware,而且還有一堆 plugin,
可以用 plugin的方式持續補強它的功能,這樣的設計架構相當有彈性,
它就是 --- Notepad++。
相信它有足夠的理由讓我跟 Ultra*提出分手了~
2009年2月21日 星期六
LDL,你終於下來了~
話說阿爸在2005年辦了七十大壽時,
右腳傷口遲遲無法癒合,一度以為是糖尿病所引起,但是從醫院檢驗報告中,
並沒有檢驗出糖尿病的証據,在金門醫師的建議下,一度還想到長庚進行傷口美容手術。
好在長庚醫師一眼視破這並非單純的只是個腳部傷口不癒合的病例,
而是因為身體血液無法正常流到腿部,造成傷口組織遲遲無法修復,
經全身性的血管攝影,發現阿爸全身血管可真的是柔腸寸斷啊~
好多地方都阻塞了,尤其以心臟冠狀動脈的阻塞最為致命,而造成傷口未能癒合的,
則是右腿的動脈根本已經鈣化掉了,這條動脈硬垹垹,一點彈性都沒有。
(所謂動脈血管鈣化,好發於高血脂及高膽固醇患者,
因血管中的膽固膽沉積物會造成成血管損傷,進而激化血管鈣化作用)
為了降低日後心臟冠狀動脈阻塞引發心肌衰竭的危險性,
心內蔡醫師緊急轉心外李醫師,並且也讓無知的我們知道代誌大條了,
這不再只是一個小美容手術了。
但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是個手術時間很長的手術,
這過程阿爸右腳不良的血液循環,極可能因太長的手術時間而造成壞死,
所以在這之前,只能先以一人工血管取代已經鈣化的血管以改善右腳的血液循環,
在確定血液循環已經改善後,才決定在12月底進行繞道手術,這是一場長達13小時的大手術。
(在這裡真的很感謝這過程中,曾經參與協助的醫謢人員)
以上的過程是阿爸用他的身體教導我,致命因子 - 膽固醇的殺傷力。
最近電視有一個飲料廣告,就是在說明膽固醇如何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找上我們。
膽固醇小姐說,她最喜歡有肚子的男人,
但是本人在下我卻是個瘦子,一個從小到大徹徹底底的瘦子,
可是在好幾次的員工健康檢查,所有的數據都告訴我,我的膽固醇過高,
醫生也都會善意的建議我要注意飲食,要少油、少海鮮的,
可是我本來就是個愛吃菜不愛吃肉,也不太愛海鮮的人啊~~~
所以就都左耳進右手出,反正年輕嘛~~
直到阿爸的病痛出現了,
一來讓我更加確定我有遺傳性的天生膽固醇代謝異常的症頭,
(就是我們都喝一公升的油,我可能有有800 c.c跑到血液中,而你可能只有200 c.c而已)
二來讓我見識到血管膽固醇的殺傷力,以及後續的潛伏的危機,
(身體所有組織都需要靠血管輸送血液,血管阻塞血液就過不去,
輕者傷口不會好、壞死,重則中風、心臟衰竭等等)
所以我恢復了多年前進行的膽固醇追蹤計劃,
目前就每季抽一管血液做檢驗,
再依醫師的建議決定是否需要服用降血脂藥物及服用頻率(目前服用的是 - 維妥力/Vytorin),
(像我們這種屬於先天性遺傳的人,就要自覺一點,膽固醇曲線是起起伏伏的,
這一季檢查正常,並不代表以後都是正常的。即使正常人我覺得也是要定期追蹤,
因為超過標準造成的堆積,血管是不會跟你講的。)
有道是,肝是沉默的器官;而我說,膽固醇是個沉默的殺手。
在追蹤的近一年,好幾次想過除了藥物之外 ,其實飲食對膽固醇也是有影響的,
只是一直未能持續且有計劃的去調整,
(像我這種孤家寡人的上班族每個都嘛是老外)
在一次跟阿輝伯閒聊中,他提到他爸媽早餐都狂吃麥片,而我看他也吃了好一陣子,
想想吃麥片似乎不賴,一來試試看是不是如大家宣稱那麼神,二來把麥片當早餐吃也可以省錢,
(因為平常路邊買早餐其實大多數都是澱粉類居多,營養種類也不怎麼多元且纖維都太少了)
因此從2008年12月底開始吃,結果最近一次的檢驗報告中,
從來不曾低於標準的 LDL(低密度膽固醇)竟然來得 90(國際標準為應低於100,以前國內標準為應低於130),
而前一次的檢驗中 LDL還有 147,第一次看到檢驗數據竟會發笑~~~
2008/11/14 檢驗報告
2009/02/13 檢驗報告
2009年2月16日 星期一
2009年2月12日 星期四
掉髮
好像從大學時就開始意識到髮際線有開始退潮的跡象,
只是這種一日一日持續的進行式,
真是一種可怕的「持之以恆」,
那天真的達到「滴水穿石」之效時,
就真的成了袁枚所言的「齒危髮禿」啊~
為了鞏固此防線,
要先了解頭髮叛逃的數量,是否有超過冒出來的數量,
以估算潮線位置的消長。
只是日常掉髮量的計算標準是什麼呢? 又有什麼方便可行的方法可用呢?
(總不能整天從早到晚死命的撿掉髮吧? 大概頭髮沒掉光,頭腦先壞掉吧。)
在康健雜誌找到一個標準值的計算基準,
- 一天正常掉髮不得超過100根
正常落髮範圍是一天50~100根,如果超過100根,屬於不正常掉髮,應該看醫生了。
黃耀立醫師提供一個在家簡單計算落髮量的方法:
早上起來,計算掉落在枕頭上的頭髮量,然後將數量X3,
得出的數字就當做平均一天的掉髮量。
(假設睡8小時起來掉了20根,一天24小時,所以20×3=60,表示一天掉60根頭髮。)
- 洗髮時,掉髮50根以內
可在浴缸或洗手槽裡洗頭,並把排水孔塞住,洗完之後計算掉髮量,超過50根的話需留意。
掉髮會不會變禿頭 ? (康健雜誌 109期 2007/12)
2009年2月10日 星期二
2009年2月6日 星期五
有錢也買不到核心科技
台灣資訊科學的宗師 - 李家同教授,
就台灣DRAM產業目前的窘境發表他的見解,
在台灣的產業界裡都充斥這種觀念,有錢就可以買到技術,
尤其本人在下的老闆們,大多數都是這種觀念,
在這個講求獲利、資金與策略聯盟的商業競爭(或投機)氛圍裡,
研究的投入與決心,已日漸式微了。
李大師的教誨猶如一座警鐘,只是多少人聽得到這鐘聲呢?
================================================
原文出處:天下雜誌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36687
DRAM紓困爭議,李家同:有錢也買不到核心科技
繼德國DRAM大廠奇夢達破產,全球DRAM產業一再掀起風暴,寒冬下的台灣DRAM產業政府該不該救?為什麼DRAM產業對台灣十分重要?它在台灣科技 產業佔有什麼樣的角色?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撰文,分析技術和產業競爭力之間的關係,更直言核心技術不是用錢就能買到,提供DRAM產業合併時的另一種 思考角度。我一再地強調核心技術的重要性,有好幾位朋友說我們如果沒有核心科技,也沒有什麼關係,了不起我們就去買這種技術。可是,我們必須知道,技術移轉並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對某種技術不太瞭解,即使對方願意傾囊相授,我們也不可能接受的。 比方說,有一位老師要教我們微積分,但是我們連代數都弄不清楚,試問那位老師如何能教我們?
以半導體技術而言,如果某家公司擁有某種半導體產品的核心技術,他們一定有很多工程師,對半導體的物理和化學性質非常瞭解,很多工程師更是對製造半導體的工程技術瞭如指掌。
研究不夠 經驗也不夠
也許有人要問,這種知識是如何得到的?部分也許是來自書本,絕大部分其實是來自工程師的研究。世界上的大學半導體教育大致相同,某家公司對某種半導 體產品 知識特別豐富,當然是因為這家公司投下了大量的人力、經費和時間做研究的結果,這種知識乃是經驗的累積,如果我們做的研究不夠,也就經驗不夠,是不可能全 盤接受那家公司的技術的。
有時,我們好像接受了某種技術,但是在一知半解的狀況下接受的,因此我們頂多知道了如何使用這種技術,很難改良這種技術,有朝一日,我們會發現那家技轉給我們的公司忽然又推出一種更先進的技術,我們又要向他們買了。
再舉一個例子,假設我們要發展一種字串比對的軟體,大家不要以為這很簡單,很多人會寫字串比對的程式,但是大家可能忽略了字串比對牽涉到好多演算法上的高深學問,沒有這種學問的人是很難寫出好的字串比對的軟體的。
如果要發展好的引擎,事情就更複雜了,單單引擎所用的材料就非三言兩語所能講清楚,製造引擎更是牽涉到無數機械上的工程技術問題,這些工程技術,必須靠長期研究才能得到的。
一個學生要想從一個好老師那裡學到學問,必須先要有一定的程度,程度太差的學生是不可能從老師那裡學到學問的。一個公司要想從別的公司得到技術,也必須自己先做研究,研究做得不夠的公司是很難獲得真正技轉的。
擁核心技術 擁有知識
我們應該將技術看成知識,擁有某種核心技術,乃是擁有某種知識。知識是無法購買的,個人要有知識,必須下苦功,十年寒窗才可能有學問。公司要有核心技術,也必須在研發上大量投資。惟有研發做得多的公司,才能引進別人的技術。
如果一個國家不在研究發展上下苦功,這個國家將永遠技不如人。
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BIKE:2009.01.29:金門環島東西南北路走一遍
98年01月29日 星期四 天氣:晴
- 騎乘時間:10:50~16:00
- 里程數:52公里
- 騎乘難度:★★
- 路程:
金城車站→環島北路→沙美→環島東路→溪邊→環島南路→料羅→湖前→
山外(喜相逢用餐)→塔后→經武路→桃園路→金門酒廠二廠→環島南路→
后湖→官裡→吳厝→環島西路→北堤路→金門高中→下埔下→湖下→慈堤→
古寧頭→李光前將軍廟→金門縣政府→浯江街
- 成員:俊隆、五十元、小唐唐
- 記要:長這麼大,第一次單車繞金門島一圈,不過沙美一帶只繞內圈而已,
下次再來一趟大圈的。
- GPS軌跡
2009-01-29 10:50 -> 16:00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