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9日 星期五

關於軍魂部隊歌中的孟良崮之役

軍魂軍魂徐州成軍,
   北伐抗戰威名震;
   衛首都,戰長城,常德殲敵建奇勳,
   孟良崮撼日月,黃埔精神振軍魂。


這是1998年10月份踏入陸軍257師中坑精北營區所學得的「軍魂部隊歌」,

對於北伐、抗戰,在教科書已經講述得太多了~

然而「孟良崮」這個陌生的地名,原以為又是個可以歌功頌德的事蹟,

了解後才知曉這一段悲慘的過往,

張靈甫將軍在危難之際,

把自己74師重裝部隊三萬餘人的兵力拉上孟良崮引誘二十幾萬中共華東野戰軍包圍自己,

以爭取外圍一百公里內四十幾萬國軍進行反包圍的機會,

使國軍得以與避戰的解放軍有機會正面決戰。

無奈因為國軍內部政治角力的大環境因素下,

張將軍苦撐三四天仍得不到友軍的奧援,最後不敵解放軍的猛攻而全軍遭殲滅,

戰死前留下遺書:

十餘萬之匪向我猛撲,今日戰況更趨惡化,彈盡援絕,水糧俱無。
   我與仁傑(副師長)決戰至最後一彈,飲訣成仁,上報國家與領袖,下答人民與部屬。
   老父來京未見,痛極!望善待之。幼子望養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訣矣!

而此同時友軍卻仍還在解放軍的包圍圈外觀戰~


51年後有幸能在張將軍所屬部隊中接受短暫的代訓,與有榮焉。

試著在 Google大師的協助之外尋找張將軍的生平事蹟,

但除了對岸鍾子麟出版的「張靈甫傳」(ISBN:9787802143487)外,

台灣的出版社卻都遍尋不著關於張將軍的傳記,

但考量對岸寫的可能又是共軍的史觀,又暫不考慮讀這本書。

看到一篇來中華網刊登「一場孤注一擲的豪賭——不可想像的孟良崮戰役」的主題,

觀點還算是中立,沒有太嚴重的偏頗,值得一讀。




在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有很多敗仗都是輸得糊裏糊塗,從戰略戰術上一開始,就註定了他們的敗局。但1947年5月間的孟良崮戰役,卻是一場雙方的戰略意圖及戰術方案都已互相明明白白的硬仗,雙方的主將也都是指揮高手,沒有哪一方是糊塗蟲。而從整體兵力上看,當時,國軍有24個整編師共45萬人,比在山東的解放軍多十幾萬人,且裝備精良彈藥充足,還有坦克與飛機助陣。但,孟良崮一役,國軍卻仍敗于解放軍,其精銳之師整編第七十四師遭全軍覆沒。

1947年4、5月間,國民黨45萬大軍,由陸軍總司令顧祝同統率,一字兒擺開,步步為營、穩打穩扎,向山東的陳毅、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九個縱隊加一個地方軍區共27萬人)推進,意欲將陳、粟部逼至膠東海邊,先予以包圍,爾後相機剿滅。為了打破國軍的進攻,避免被圍
殲的危險,並且打擊一下因國軍佔據了延安而生的囂張氣焰,華東野戰軍全權負責軍事指揮的粟裕,策劃了幾次部隊調動,以尋求戰機。最後,決定了“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戰略,即全力圍殲敵之精銳、王牌的第七十四師,從而既能威震對方,又可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撕開敵人
的合圍圈。

當解放軍在正面以五個縱隊即以十多萬兵力對國軍第七十四師實施圍攻,以四個縱隊分別從左、右隔開其與國軍第八十三師、二十五師的接壤,再以一個縱隊從後面堵住其退路時,第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很快就明白了粟裕要圍殲自已的計謀。不過,此時解放軍對其雖已有合圍之
勢,但張靈甫憑其七十四師32000人的兵力及該師豐富的作戰經驗,他只要向左或右方轉進,便可與國軍八十三師或二十五師靠近會合,因他與這二個師都只相距10多公里。一旦與其中一支會合,張靈甫的危險便會解除,粟裕指揮的解放軍便不是那麼容易能圍殲七十四師了。更何況,國軍45萬兵力大部就都在周邊100多公里範圍內,隨時都會開了過來。

然而,對黨國頗為忠心且盡職軍旅的張靈甫不但沒有迅速撤離,面對險情,他反而作出了“將計就計”的決策,將部隊拉上了就近的孟良崮山麓,主動讓解放軍來包圍自已,從而,使自已的七十四師做一個“釣餌”,在解放軍十多萬兵力圍住他的同時,周邊的40多萬國軍則有了從外面又反包圍解放軍的機會。

張靈甫相信,周邊幾十萬國軍,近則只有10來公里,遠也不過100多公里,他們開到這孟良崮,最多不過是半天、一天的時間。而憑七十四師的強大軍事實力與孟良崮的險要山勢,他張靈甫在此堅守一天二天都不成問題的。他認為,只要四面的國軍一圍過來,他的七十四師不但能解圍,而更能實行“中心開花”的效果,使國軍創造出在孟良崮圍殲陳粟華東野戰軍的大捷奇跡。

確實,張靈甫將部隊一拉上孟良崮,國共雙方的主帥主將便一下子明白了此時戰役性質的重大變化及其意義。

蔣介石立馬知道了張靈甫的用意,看清了這個殲滅陳毅粟裕統率的華東野戰軍的機會(因為平日國軍想找解放軍決戰,卻往往找不到解放軍主力),連忙飛到徐州,親自敦促顧祝同趕緊指揮各路國軍開往孟良崮,對解放軍實施反包圍。而陳毅、粟裕呢?原想在運動中殲滅七十四師,卻沒料到張靈甫主動受圍,還上了孟良崮,堅守待援。

危險與戰機同時產生

擺在華東野戰軍面前便一下子只有兩種結局了:不是趕緊消滅七十四師,就是被七十四師粘往,反遭周邊圍過來的40多萬國軍的重創。

戰況到了這個階段,在孟良崮,雖說華東野戰軍對張靈甫的七十四師握有了絕對兵力優勢,但從整個山東戰局來看,40多萬國軍卻正在獲得一個戰機優勢。

進攻張靈甫的戰鬥是在5月13日下午七時開始打響的。經過14、15日兩天的生死激戰,雖攻下了孟良崮一旁的幾個小山頭,但張靈甫的主力尚在頑守主峰,戰鬥仍進行得異常慘烈,方圓僅1.5平方公里的孟良崮,已躺下了數以萬計血肉模糊的屍體。而攻山的解放軍各縱隊的傷亡也相當大了(此戰役解放軍共傷亡12000人),並且彈藥補充都出現了困難。加之,周邊國軍向孟良崮進發的情況,也令軍心很有些緊張。因此,華東野戰軍總部與下屬縱隊有些指揮員提出:久攻不下,又是如此境況了,是否忍痛從孟良崮撒退,以保大軍不落入周邊國軍的包圍圈?

親處前線指揮所進行指揮的粟裕,自然透徹明白當前戰勢的嚴峻:獲勝與戰敗這兩種可能,都已接近了勝負概率的臨界線,此時,唯一能讓戰局偏向勝利或失敗的因素,就是對戰雙方的軍心了,而其中最重要的卻又是指揮官們的決戰信心與指揮效率。

於是,粟裕下令:任何人不得言撤退!(陳毅也宣佈了追究失職者責任的“撤職、查辦、殺頭”的三大戰場紀律)並嚴令各縱隊務必不顧一切犧牲,限在24小時內攻上孟良崮,殲滅七十四師;各縱隊傷亡多少人,戰役結束後,保證給予補足建制;同時,打破解放軍歷來只在夜裏
打大仗的傳統(為躲藏敵飛機、坦克),16日白天也繼續進攻,直至於16日下午三時完全攻佔孟良崮主峰,擊斃張靈甫(自殺?)。

而向孟良崮進軍的國軍呢?"張軍長"被拉一把是指望不上的. 只到16日下午七十四師被消滅、張靈甫陣亡之時,除了國軍八十三師師長李天霞為著逃避蔣介石指責其援張不力,象徵性的派了一個連,帶著報話機躲在孟良崮附近一個山洞中,矇騙張靈甫謊稱他們“來援救”了外,整個孟良崮就再沒有其他國軍的影子了。

張靈甫按常理推斷,只要他堅守一、二天,周邊國軍是無論如何都能開進來的,他也的確死守了近三天。然而,可悲的是,就是他守到第三天,不說遠處的國軍磨磨贈贈而沒有開到,就是近在咫尺(不到5公里)的“戰友”八十三師與二十五師都沒有趕到位,從而使解放軍不僅有時間攻上孟良崮全殲七十四師主力,而且還有時間在已撤出戰場後,因清點被殲的敵人人數不夠32000人(七十四師兵員數),又重返戰場,再抓獲躲藏的敵散兵7000余人。然後,解放軍才浩浩蕩蕩從容撤走。

一場雙方原本都有資格可能獲勝、或都有危險可能戰敗,而在戰機上雙方又幾近相同的戰役,終於以雙方相近的傷亡代價,陳毅、粟裕贏得勝利而記入史冊。

當戰鬥進行到白熱化,雙方都有可能獲勝,或都有危險可能戰敗,在戰機上雙方又幾近相同時,此時就看雙方將士誰能堅持到最後,部隊統帥的謀略已無多大意義。如國軍將士不惜血本地向張靈甫靠攏,只怕華野當時就要崩盤。所以說粟裕將軍用兵在一個“險”字,非有氣吞萬里如虎之魄力是不敢作戰的,故其指揮的戰役是不能複製的。對比林總指揮的戰役,則在一個“穩”字,是可以複製的。而國軍先天性缺乏相互配合,連共軍一個旅都未全殲過。

歷史已被鑄就,人們不由自主創造自已新的歷史畫頁的活動,卻永不會停止。今天,從孟良崮戰役那場共軍27萬,國軍45萬但實際卻是4,5個縱隊(軍)10多萬人圍攻一個整編師(軍)3萬多人的陳舊的往事中,我們是不是可以領悟些什麼有益的東西呢?(中華網)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張忠謀說幸福

單身,有時不一定是貴族。單身也許會比較自由,但自由也有一個同義詞,叫作寂寞。
.
因為人不是什麼時候都喜歡一個人獨處的;有時好東西需要跟人分享,有時候難過需要人安慰。
單身貴族產生的原因,是因經濟上的獨立、人格上的獨立以及感情上的獨立。獨立是什麼?獨立是需要而不依賴,一個獨立的人需要異性,而不依賴異性。
.
做情人之前,她應該先是朋友。 她成為你的朋友之後,出現在你的生活裏,才有可能認識你、了解你、知道你的長處而對你產生好感,進一步發展感情,變成情人、對象。世界上的顏色並非只有白色和黑色,黑與白之間還有很漫長的灰色地帶。只要多相處,便能發現對方的優點、產生好感,這才是發展感情的自然過程。
.
.
『一見鍾情』以及『從一而終』的感情是不切實際的,我們需要的不是這種不切實際而虛幻的感情。有人形容跟異性交往,就好像在海邊撿石頭,大家都會撿喜歡的那一顆。
.
一旦撿到一顆你最喜歡的石頭,便把它帶回家去,好好對待它,因為那是妳唯一的石頭。而且要記住,從此後不要再到海邊去。(永遠相信,我已經找到最大、最美、最適合我的那一顆)。
跟異性交往最重要的不是他有多好,而是他對你有多好。 一個人如果條件很好,有一百分,可是這一百分之中,他只給你三四十分,或一二十分;相反地,另一個人也許只有七八十分,可是他卻是全心全意的對待你,那你應該選擇那一個?
.
其實,每一個人的條件都是一樣的。不管你有多好,都還有人比你更好。
.
你雖然做不到一個『最好的人』,可是你卻做得到一個『對對方最好的人』。每一個男孩子都可以說:『雖然我不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但我是世界對妳最好的男人』。反過來女孩子也是一樣,這是每一個人都做得到的。感情最重要的是在於他對你的好,而不是他自己有多好。
.
但是如果有一個人本身已經很好了,對你又是真心真意,真心愛你,那麼你真的可以把一生托付給他。現在女性考慮婚姻的唯一條件,應該就是妳愛不愛他,他愛不愛妳,是不是真心真意對妳,跟他在一起會不會有壓力,會不會快樂,而非他有什麼!
.
人間的真愛是很難得的。
.
在人的一生中,很難找到一個妳真正愛,真正可以跟他過一輩子的人如果你怯於表達,或害怕會有什麼事,錯失一輩子可能只有一次的真愛,那就太可惜了,所以一定要採取主動,把心裏的話說出來。
.
如果一個男孩子因為女孩子對他採取主動而看不起她,那麼這個男孩子不是男生,而是畜生。更何況,幸福比面子重要,如果犧牲一時的面子可以換得一生的幸福,是非常值得的,勇敢把心裏的話說出來,不要隱藏自己的真心。千萬別說緣份未到,其實緣份到處都有,但卻是稍縱即逝,如果『緣』不及時把握,那就沒有『份』了。
.
大多數的女性對感情是偏重於精神, 男性則偏於物質。
.
男孩子除了對女孩子殷勤體貼外,也要學會對女孩子負責任,要將對天下所有女孩子的殷勤體貼,全部用來對一個女孩子。另外剛毅木訥並不能討女孩歡心,所以要學習對女孩子甜言蜜語,多說好話。男人,為性而愛;女人,為愛而性。
.
一個維持起來輕鬆、愉快的感情 容易長久!
.
一個維持起來艱難而痛苦的感情 不易長久!
.
對所有的感情而言,過程遠比結果重要。為什麼?因為所有的感情都是沒有結果的。什麼是結果?結婚嗎?
.
結婚之後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嗎?可見我們不以感情的結果來評斷它的價值感情也不以時間的長短來論定它的價值。對感情而言,凡是發生過的都存在,凡是存在過的都有價值。世界上的感情每一段、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值得珍惜的。
.
婚姻是人生裏最大的一場賭局。
.
在這無限長的時間裏,我們還要互相呈現最醜陋的一面給對方看。
.
婚姻和戀愛不同的是:戀愛可以花二個小時打扮自己,精神奕奕的向對方獻殷勤、體貼,輕鬆完成任務。可是婚姻就無法隨時維持高亢的狀態。所以,婚姻是一場大賭注,需有萬全的準備、周詳的計劃、十足的信心,然後再去押它一把,即使是這樣都還有可能輸掉。因此如果在賭之前,就知道自己不是心甘情願、不是很愛他、並不想跟他過一輩子,那麼這一場賭注註定是要輸的。
.
千萬不要為了愛情之外的任何一個理由結婚。感情的可貴不在於可從對方獲得什麼。
.
一方面是一種被依賴、被需要的感覺。有人依賴我,需要我,我會得到滿足。
.
面對感情,我們所要採取的就是 三不政策:
.
第一是不急:不要急著結婚。
結婚雖然是很美好的事,但是不要著急,該是你的就是你的。
.
第二是不怕:不要害怕付出。
彼此必需一輩子努力,才能把感情維持好。
妳不可能『得到』一個美好的感情,妳只能找到一個妳心愛的人來共同經營、造就、完成一段美好的感情。如果你沒決心做好男人,那你就得不到好女人。世界上沒有一個壞男人會有一個好女人,壞男人只會有可憐的女人;同樣的,也沒有一個壞女人會有一個好男人。何況感情中還有一個跟我們共同努力、想把它做好的人。這個合夥事業成功的機會是很大的,關鍵就在於妳是否願意努力、付出而已。
.
第三是不要放棄。
當妳受了打擊、挫折、傷害,當妳感到灰心、失望時,有一個人無條件的,永遠站在妳這一邊,支持妳、鼓勵妳、安慰妳,讓妳重新站起來面對這個世界這個力量,是再親的父母不能給我們的,是再要好的朋友也不能給我們的,只有在人生的旅程中所找到的心愛的伴侶,才能夠給我們。其實愛情是人生唯一的、真正珍貴的;也是唯一的、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只要你有一個心愛的人,你就有了原動力,你就能面對全世界。
.
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哦!
.

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一人一半,才是(伴)


文╱王偉忠


陶子重義氣,她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她要我談一談婚姻感情,就談吧!反正我也到了開口說話會帶點道理,但年輕人聽不進去的年齡。


我跟太太戀愛八年結婚,婚後十七年,總共認識了二十五年。這麼長的時間日夜相伴,身旁偶爾沒有她,感覺很爽,倘若此後一輩子沒有她,萬萬不可。


像前一陣子看到一則意見調查,問年輕女孩,家人、父母、孩子、老公與事業,如果硬要抉擇,會先放棄哪個?


女孩選了選,先放棄了事業,然後家人、父母,剩下老公與孩子難以抉擇,最後選擇放棄孩子、留下老公,理由是家人、父母、孩子最終都會離開身邊,但老公會是終身伴侶。很殘酷、但也很真實。


中國字的寓意深遠,「伴」,就是一人一半,湊在一起才完整。


現今許多人適婚卻不婚,老人家看了奇怪,過去從沒發生過類似狀況。這現象代表五、六十年來沒有戰亂、年輕人長大過程中享有家庭溫暖與親情支援,因此認為單 身也能過得很好,不論敗犬或是單身貴族,不覺得非要個伴,是歷史上首度可以一個人過日子的平安歲月。衰老未至,沒有歲月的壓力,等年齡到了,開始覺得孤 獨、害怕孤獨,想找個人分享,還是需要個伴。


若要進入婚姻,套一句不負責任的老生常談,要靠緣份,除了緣份以及感性的感覺,還要理性的選擇。婚姻確實需要理性,如果女兒論及婚嫁,我一定要求要看看對方家庭,什麼樣的家庭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當然,也有破碎家庭的孩子更努力維繫自己的幸福家庭,但一定要仔細觀察。


而另一個老生常談就是婚姻需要兩個人有相同的價值觀,但這不是說「我喜歡的你一定要喜歡」,而是「我不討厭你喜歡的」,就可以了,兩人可妥協,可退讓,願意試著接觸自己本來討厭的,看看是否真那麼不能接受,有這樣願意妥協的心情,比較容易維繫感情。


而婚姻與愛情最大的不同,在於願不願意改變。願意為了對方改變自己,是真愛,從頭到尾都不想改變自己,這段感情充其量只是對方愛你。


戀愛是短暫的交會後很想在一起而開始,很想閃的結束。開始時乾柴烈火,講究原汁原味,眼前的他什麼都好,是全天下最酷的、最美的,不需要改,但等到愛情疲了,才發現這人酷到不近人情、美得過於臭美、連刺青的位置不對,趕緊推給個性不合閃人。因此戀愛講究的是如何好聚好散


進入婚姻,當然還是會有許多衝突,學習重點是「相處的藝術」。男生該學的第一課就是上廁所必須掀馬桶蓋,一開始改變很不習慣,後來融入身體,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


但最近老婆說不只要掀蓋子,尿完還希望我拿衛生紙擦擦馬桶周圍留下來的「遺跡」,按照過去的脾氣,一定就「老子愛….」,但現在的我會聽太太的意見,因為「愛」字裡有個心,不是光用腦想著該送什麼禮物給她,要用心。


太太也改變不少,她不喜歡戶外活動,婚前知道我愛潛水、跟著背起十幾公斤重的空氣瓶跳進海底求生,這麼愛美的她怕晒黑、塗防晒油塗滿臉,一回頭、嚇一跳,怎麼來了個歌仔戲花旦跟我一起玩。


婚後我又想潛水,她就說「不必了」,理由是家裡有孩子,不宜從事太危險的活動。


以前一個人在台北發展,要自己照顧自己,還要爭名奪利,不自私很難在短時間之內成就自己。結婚之後學著喊太太的媽媽「媽!」,有食物,不能先放進自己嘴 巴,要顧著妻小先吃。我開始懂得心疼與珍惜,因為太太很好,捨不得讓她不舒服、捨不得讓她傷心,這些捨不得讓我自然學會了讓、學會了愛,也自然的改變自 己,從自私變成大方。


婚姻的路是每天類似的風景,同樣的過程、淡淡的,要相處得好,真得靠慧根,所以找對象不能光想找個腿長奶大的辣妹,或是像金城武的帥哥,要找個讓自己想起他來心裡甜甜的,回頭一看,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這就是最好的對象。


而所謂另一半,也不是一開始就契合,是在修正中不斷的磨合,你多一點我少一點,像拼圖一樣拼在一起,才能一起過一輩子。


當然,歲月無情,人生最終還是分離。像我媽媽十六歲嫁給爸爸,相守相愛了一輩子,爸爸十多年前過世之後,媽媽真像少了一半,常凝望遠方,像爸爸就在天的那 一邊,令人感傷。但人生如果少了婚姻、少了隨之而來的酸甜苦辣生老病死,少了孩子延續家的價值與感情,真會少掉很多滋味。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緣份

一個人自生至死,

過程有太多隨機組合以拼湊出這整個過程,

有人跟你共桌吃完一頓飯後就老死不相往來,這是一種緣份

有人跟你共乘同一個航班後就開始各自的旅程,這是一種緣份

有人跟你修完大學時代的愛情學分後就與你分道揚鑣,這是一種緣份

緣,這個說不明白的抽象名詞

決定了彼此的聚散,

緣份來的時候要懂得去珍惜,

而緣份到盡頭時也要懂得放手,

抓不住的,留不下的,就藏在心裡就好~

懂得早日參透這樣鐵律,也早日領悟人生該有的豁達,

放下我執,人生何其自在。

"來去隨風,聚散隨緣,既是隨緣但也惜緣"


##EasyRead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