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日 星期六

Freedom to Fascism


讀了宋鴻兵的「貨幣戰爭」中關於近一百多來跟銀行家就中央銀行私有化的爭鬥過程,

驚訝的得知英美的貨幣發行權竟然非政府所有,

以美國而言,貨幣發行權為國會所有,而國會授權予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發行,

然而貨幣的發行竟是以政府公債為抵押,

也就是如果政府想還掉債務的話,則在市場就要抽走等值的美金,

根本是變相鼓勵政府債台高築,且讓更多貨幣於市場流通,

銀行也可徵收到更多的債務利息,隨著國債增加未來稅收支付利息的比重也就日益加重。


非財經背景的我,對於貨幣發行權也政府主導已經夠驚訝了,

而這樣一個缺點一堆的制度竟早就一次大戰前就已經由Wilson總統所簽署,

且一直運作、存在到今天。

其實英美對央行私有化一事,從美國立國後華盛頓就面臨國際銀行家的威脅,

抗爭的過程歷經了百來年終於不敵銀行家們的勢力而被迫妥協,

而我們都是生活在這些銀行寡頭所設計出來的遊戲規則裡,

尤其目前金融全球化,他們的決定要影響到多少人的財富重新分配???


宋先生在「一戰與大衰退」一章中,

提到了Aaron Russo 所拍攝的 America: Freedom to Fascism 紀錄片,

一部很冷門的紀錄片,但很有勇氣的突顯這個不合理的現實。





沒有留言:

##EasyReadMore##